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桓郭京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亡国之君?朕杀敌千万,无敌了赵桓郭京大结局》,由网络作家“东一方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种师道听着皇帝掷地有声的话,没有立刻回答,反而迟疑。担任枢密使,答应很容易,等到在朝中宣布,面对满朝百官的哗然,所有文官的抵制,皇帝能抗住吗?大宋一朝,重文轻武,始终在抑制武将。文官也没把泥腿子武将放在心上,哪个武将要冒头,就群起而攻之。前任的枢密使狄青,就是功勋卓著,却落得个抑郁而终的下场。尤其皇帝软弱,现在嘴上抗金,万一在大殿上临阵反悔,又倒向投降派呢?可是振兴大宋,是他毕生所愿,纵然只有一丝的希望,种师道也愿意如飞蛾扑火。虽死,亦无憾!种师道深吸口气,咬牙道:“官家,我愿意。”赵桓的脸上露出笑容,他清楚迫使种师道冒天下之大不韪同意的,不是他的人格魅力,原主有个屁的人格魅力,只知道求和。种师道是为了天下万民。为了大宋江山。这是北...
《亡国之君?朕杀敌千万,无敌了赵桓郭京大结局》精彩片段
种师道听着皇帝掷地有声的话,没有立刻回答,反而迟疑。
担任枢密使,答应很容易,等到在朝中宣布,面对满朝百官的哗然,所有文官的抵制,皇帝能抗住吗?
大宋一朝,重文轻武,始终在抑制武将。
文官也没把泥腿子武将放在心上,哪个武将要冒头,就群起而攻之。
前任的枢密使狄青,就是功勋卓著,却落得个抑郁而终的下场。
尤其皇帝软弱,现在嘴上抗金,万一在大殿上临阵反悔,又倒向投降派呢?
可是振兴大宋,是他毕生所愿,纵然只有一丝的希望,种师道也愿意如飞蛾扑火。
虽死,亦无憾!
种师道深吸口气,咬牙道:“官家,我愿意。”
赵桓的脸上露出笑容,他清楚迫使种师道冒天下之大不韪同意的,不是他的人格魅力,原主有个屁的人格魅力,只知道求和。
种师道是为了天下万民。
为了大宋江山。
这是北宋近两百年治国的结果,让天下百姓都温顺下来,皇权也恢复了神圣,不再是五代十国那样天子者兵强马壮为之的情况。
北宋刚建立时,底层的士兵嗜杀,将领也没把皇帝当回事儿,是铁打的士兵流水的皇帝。
恰是如此,赵匡胤要抑制武将,要杯酒释兵权。
可是赵家人却忘了,政策是一时的,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的应对。
在赵匡胤和赵光义时期,底层士兵见过皇帝不如狗的情况,中层将领见过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情况。
必须打掉这样的想法,恢复皇权神圣。
当时的策略不能说错了,可是一代两代后,曾经见过乱杀场面的人逝去,就必须调整策略,要提拔武将,文武并用,改变重文轻武的瘸子情况。
历史的惯性下,没有人敢去改变,能去改变,始终提防着武将,造成怂宋的诞生。
这是根子上的基因传承,从开国之初就防备着武将。
恰是如此,汉以强亡、唐以盛衰,而怂宋却始终面临着外患。
实际上,在皇权神圣的理念下,如今理学盛行,天子者兵强马壮为之的理念早已经消散。
君不见水泊梁山的宋江,都想着招安吗?
武将的野心早就被关押起来,需要的仅仅是皇帝的支持。
五代十国那样重武轻文的情况,也不是立刻出现的,是从安史之乱一步步演化,才彻底有了天子者兵强马壮为之的情况。
那是上百年的演变。
赵桓从后世穿越来的,知道历史的惯性,更知道武将的诉求,恰是如此,愿意放权给武将。
看着迟疑又坚定的种师道,赵桓道:“种公,日久见人心,且行且看。”
种师道微微躬身,说道:“臣相信官家。”
赵桓起身道:“时间不早了,种公早些休息。明天上午的朝会,拭目以待吧。”
种师道心中仍然激荡,亲自送赵桓出府。
望着赵桓马车离去的背影,他看向旁边跟上来的孙子种彦崇,问道:“乖孙,官家似乎变了,真的吗?”
种彦崇开口道:“祖父,这可能......”
“啊......”
惨叫声忽然从种彦崇的口中传出。
他瞪大了眼睛,忿忿盯着种师道,咬牙道:“祖父,您掐我干啥嘞?”
“老夫看是不是真的。”
种师道咧嘴一笑,老顽童般露出灿烂的笑容,欢喜道:“应该是真的。”
种彦崇嘴角抽了抽,却是望着天空中的一轮圆月,暗暗祈祷这一切能顺利。
赵桓乘坐马车返回,拖着倦怠的身躯回到垂拱殿坐下。
黄经在一旁伺候,问道:“官家,今天去哪位娘娘的寝宫呢?”
“都不去!”
赵桓果断回答。
黄经不再多言,吩咐人打来热水给赵桓泡脚,又伺候赵桓洗漱更衣,最后才给赵桓大腿内侧的伤口敷药。
一切忙完,已经很晚。
赵桓直接睡下,第二天大清早,赵桓戴上长翅帽,穿着绯色朝服,驾临了朝会的紫宸殿。
大殿中,满朝百官已经到了,各自站位。
待赵桓落座,文武百官手持笏板作揖,高呼‘官家圣恭万福’,没有皇帝万万岁之类的话,更没有动辄在地上下跪的官员。
北宋动辄下跪,属于失礼行为。跪拜君王只有在大型的正式场合,或者特殊时候才会下跪。
不像后世的辫子戏,乌泱泱的大片下跪,不跪不舒服。
不称‘奴才’,都觉得自己的身份不够高。
赵桓落座后,目光扫过去,站在最前面的是政事堂宰相和枢密院官员,是东西二府的掌权者。
后面才是文武百官。
目前的宰相有五个,李邦彦、张邦昌、吴敏、徐处仁和白时中。
枢密院没有人担任枢密使,这是武将才能担任的。
整个大宋一朝,只有狄青担任过枢密使,却晚景凄凉。大多数时候,是宰相兼管枢密院,称为知枢密院事。
这是一个兼任官。
知枢密院事的副职,是同知枢密院事,也是文官来兼任的。
目前枢密院有三个同知枢密院事,户部尚书李梲兼任同知枢密院事,兵部尚书孙傅兼任同知枢密院事,中大夫许翰兼任同知枢密院事。
整个枢密院,全是文官。
一个武将都没有。
赵桓看在眼中,心中很不满,一群文官能知道怎么打仗吗?
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,离谱到家了。
不解决这些问题,枢密院就永远不知兵事,都是一群搞党争,拍脑袋就打仗的人。
必须解决这个问题!
赵桓往后面看去,看到了李纲和种师道等人。他收回目光,面色转为沉静,沉声道:“卿等可有本奏?”
“官家,臣杨时有本奏。”
右谏议大夫杨时站出来,躬身向赵桓行礼。
历史上,杨时是真正的理学家,师从程颢和程颐,被后世尊为闽学鼻祖。
程门立雪就是讲杨时的。
杨时年轻时,在地方担任过县丞、知县、军判官和府学教授等,政绩卓著,履历丰富。
要学问有学问,有能力有能力,要经验有经验。
这是个大才。
可惜到现在七十多岁,也没有得到重用。
杨时更是不惧权势敢于谏言,在童贯和蔡京权势滔天的时候,杨时上书劝谏皇帝,历数童贯和蔡京的罪过。
后来李纲遭到罢免,杨时上书反对,是坚定的主战派。
赵桓看着白发苍苍的杨时,也坐直身体,正色道:“杨卿要上奏什么?”
河东路,平定军。
这是岳飞从军的军营。
平定军驻扎在平定县,其位置在太原和井陉的中间。
从平定县往西,可以驰援太原;往东去能直达井陉,再直接驰援北方的门户真定县。
这是串联太原和真定的重镇,非常重要。
平定军的统制名叫曹善,是平定县本地人。
曹善不是什么名将,不会治军,导致军队乱糟糟的,士兵能随意出入营地。
岳飞目前担任偏校一职,官职不大不小。
历史上,岳飞曾经四次从军。
第一次从军,是去了北方,在河北、河东宣抚参谋官刘韐(ge)的麾下做事。
当时刘韐在真定府募兵,岳飞主动参加,凭借一身武勇,得到刘韐的赏识,被提拔为队长,屡立战功。
岳飞很受刘韐的重视,却因为父亲病逝,不得不回家守孝。
如今是岳飞第二次从军。
之前河北遇到水灾,汤阴也受灾,岳家生计艰难,连岳飞的妻子刘氏都跑了,岳飞只能再次参军,就来到了平定军。
刘韐治军严谨,为人正派,军中士兵规规矩矩的。
曹善却不一样。
曹善压根儿就不管士兵,连平常的日常训练都没有。
军中的士兵,随时都可以出去玩,有的人逛青楼,有的人四处游荡,还有欺凌妇孺的。
岳飞看不惯这样的情况,曾多次和士兵发生冲突。因为他武艺高强,曹善也需要岳飞出战,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实际上,岳飞率领的这一队士兵也如此,许多士兵都不听话,只有极少数人跟着岳飞,坚守着自己的底线。
县城中。
岳飞趁着休息,出来买些日常用品。
他一贯节省,主要的俸禄都送回老家,自己的花销很小。
“抢人了,光天化日下有人抢人了啊!”
街道上,忽然传来悲怆急切的哭喊声。
岳飞听到声音后看过去,隐约看到围观的人中有男子拖拽女子。他不再卖东西,大步走上去,直接往人群中挤。
“唉,狗娘养的王贵,仗着姐夫曹善的势,又来抢女人了。”
“王贵这个月抢了三个女人,玷污后又扔出来,太可恨了。”
“还有没有王法?有没有天理了?”
无数百姓议论着。
岳飞挤进来,看到王贵已经抱住女子,皱起眉头。
王贵胖嘟嘟的脸上,此刻露出得意的笑容,咧嘴道:“小娘子,你从了我,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,不好吗?”
“不要,不要啊!”
女子不断挣扎,清秀脸上满是泪痕。
岳飞看到这一幕怒发冲冠,再也忍不住,上前呵斥道:“王贵,立刻放人。”
王贵看到来的人是岳飞,嗤笑一声,仍是箍住女子的腰,冷声道:“岳飞,老子就不放人,你能拿我怎么样?”
“有胆量你打我啊!”
“你一个破落户,靠我姐夫才能混一口饭吃。就你这样的废物,敢和老子喊话,找死!”
“老子给你两个选择,给我跪下,再舔干净老子鞋上的灰尘,或者你打我。”
“你要怎么选择呢?嘿嘿......”
轻佻的话语中,透着挑衅,透着跋扈猖狂。
杨时作为谏言的官员,此刻瞪大了眼睛,满是褶子的脸上全是震惊,完全没有想到皇帝会这样说。
皇帝一向是左右摇摆。
在抗金上,一会儿支持主战派,一会儿投降主和。在党争上,也一会儿支持改革,一会儿支持守旧。
竟然有自己的观点。
仔细一琢磨,皇帝提出的观点竟是这样的务实,很符合杨时一贯坚持的学说。
杨时原本旗帜鲜明的要反对王安石,决心把王安石的改革彻底推翻。现在听完赵桓的一番话,已经彻底心悦诚服。
这才是圣君啊。
杨时躬身道:“老臣自今日起,不再弹劾改革派,更不以保守派自居,愿从官家之志,脚踏实地,实干兴邦。”
李纲昨天晚上和赵桓一番长谈,没有谈到党争的事情。
如今听完赵桓的话,也觉得振聋发聩。
最可贵的,是皇帝不再搞党争,不再搞平衡了。
之前两派党争,皇帝从来是和稀泥,或者拉一派打一派。
在这样复杂的前提下,就算守旧派有老成持重的人,说王安石的变法不全都是错的,也没办法去改变。
两派杀红了眼,直接极端化,要彻底把另一方打垮,把另一方的人全部逐出朝廷,流放远处。
皇帝是能控制党争的人。
皇帝定下调子,双方如果继续斗,就会遭到皇帝的打击。
这是不可承受的影响。
只要是两派偃旗息鼓,不再争斗了,渐渐就会得到控制,就算还有矛盾,也不至于党争扩大化。
李纲站出来,旗帜鲜明表态道:“官家的一番话深刻啊,既要解决百姓困苦的问题,又要彻底挡住金贼入侵。如此两手抓,大宋必然振兴。”
吴敏和徐处仁等官员站出来支持。
一方面内治,另一方外战,这是主战派官员的态度。
皇帝的变化太好了。
对主战派来说,这是大大的振奋,一个个主战派官员激动万分,不断高呼官家圣明、圣上圣明,似乎赵桓已经是圣君临朝了。
主战派激动万分,主和派却不乐意了。
一个个愤慨无比。
李邦彦作为投降派扛旗的人,率先站出来,高声道:“官家,臣有异议。”
赵桓眼中掠过一道冷光。
李邦彦是大宋朝有名的奸臣,虽然比不上蔡京、王黼和朱勔等六贼,却是奸臣中的‘后起之秀’。
他之所以得到宋徽宗的倚重,是长得俊美、善于写词、极尽谄媚,而且还擅长蹴鞠。
这些条件,都符合宋徽宗选拔臣子的标准。
尤其在蔡京当权时,李邦彦极尽巴结蔡京,大把撒钱买通宫中的太监,再极尽谄媚宋徽宗,一路升迁到少宰,成了当朝宰相。
李邦彦没有处理政务的能力,只能靠谄媚取得宋徽宗的欢心,被东京城的人称作浪子宰相。
宋徽宗禅位,原主登基,任命李邦彦为太宰兼门下侍郎,再让李邦彦担任龙德宫使,去陪着赵佶。
李邦彦却拒绝受命,始终担任着宰相。
李邦彦更是坚定的投降派。
金人南下,李邦彦没有半点主战的想法,一心一意想割地求和,宁愿割让土地,宁愿答应金人提出的五百万两黄金、五千万两白银的赔偿,也不愿意一战。
历史上,金人来进攻东京城,有霹雳手发炮进攻,李邦彦直接处死炮手,还枭首示众,骨头软到了极点。
实际上,大殿中还有很多的投降派。
赵桓恨不得把所有投降派一锅端,只是突然杀了所有人,会影响到自身,也会遭到全部势力的反扑。
饭要一口一口吃,这些投降派也要慢慢的杀。
今天用李邦彦开刀,钝刀子割肉慢慢削弱投降派。
缺钱就找理由杀一个。
赵桓审视了李邦彦一会儿,问道:“李相公有什么异议?”
李邦彦手持笏板,昂首挺胸一派名士风度。他虽然没有半点的能力,只知道蝇营狗苟,只知道投降,不过这么衣装得体,看起来也有那么些像个人。
李邦彦为了掌权,不惜当投降派,宁愿给金国人当狗也愿意。
他扫了眼周围的官员,高声道:“官家刚才的一番话,说是否有利于抵抗金国,意思是要全力抗金吗?”
“是!”
赵桓旗帜鲜明回答。
李邦彦追问道:“官家认为,辽国强大吗?”
赵桓直接道:“朕认为辽国很弱,是一滩烂泥。金人南下,辽国无一人敢抵抗,望风投降。我大宋文有李纲、杨时之辈,武有种师道等人,远超辽人。”
李邦彦心头咯噔一下。
不对啊!
皇帝怎么如此善辩?
正常情况下,皇帝应该按照他的思路往下,说辽人强大,他就说辽人再怎么强大也被金人覆灭。
由此,证明金人的强大。
如今,却没了机会。
李邦彦却也能言善辩,反驳道:“官家此言大谬,如果大宋比辽人强,就不会给辽人岁币。”
“辽人之所以覆灭,不在于辽国弱,是童贯误国,执意要和金人夹击辽人。”
“金人覆灭辽人,比辽人更强。”
“我大宋一国实力最弱,根本打不赢。”
“和金国交战,还要调动无数的士兵参战,明明打不赢,却让士兵去送死,这是葬送无数人的性命。”
“打仗费钱费粮,战事一起,无数的粮食和钱财如流水消耗,致使国库空虚。”
“关键是打不赢。”
“既如此,为什么还要打呢?不如早早的割地赔款求和,只要金人的欲望得到满足,就不会再南下。”
李邦彦拱手道:“请官家明鉴。”
张邦昌也站出来,高声道:“官家,臣认为李相公的话有道理。金人太强,我们打不赢。不抓紧时间求和,一旦金人南下,恐怕东京不存,官家危矣!”
一个个投降派站出来表态。
乌泱泱的一大片。
满朝的文武百官,至少六成以上官员同意求和,这就是现在的现状,更是大宋立国一百多年武备孱弱的结果。
所有人早就习惯了给钱息事宁人,遇到事情不敢亮剑。
这是怂宋的基因所致。
赵桓看到这一幕,心中杀意再度攀升。
眼见李纲准备站出来反对,他伸手挥了挥,制止了李纲的举动,直接从龙椅上站起身,踱步来到张邦昌面前,问道:“张相公去金人当人质,受人白眼,卑躬屈膝,心头好受吗?”
张邦昌讪讪一笑,回答道:“不好受。”
赵桓又看向李邦彦,锐利的目光审视下,李邦彦眼神飘忽,不敢直视赵桓的眼神,只能略微低下头。
赵桓伸手拍了拍李邦彦的脸,冷声问道:“李相公,好端端的人不做,为什么非要跪下当狗呢?”
“金国厉兵秣马,明显要再度南下。”
“我们大宋却没有任何的准备,各地的将领要备战,被勒令不准备战,不准主动和金国交战,这样束手束脚的,还怎么打啊?”
梁红玉一时间也沉默。
朝廷的大政方针,她也没办法去干涉,更搞不懂朝廷为什么这样安排。
呼!!
营帐门帘撩起。
韩世忠麾下的士兵急匆匆进来,禀报道:“统制,王总管来了。”
韩世忠连忙起身,撩起门帘刚走出两步,就看到了真定府总管王渊。
韩世忠抱拳道:“末将韩世忠,拜见总管。”
王渊脸上带着笑容,摆手道:“不必多礼。”
韩世忠神色谦恭,问道:“您怎么亲自来了?有什么事情通知一声,末将去见您就是。”
王渊笑着道:“韩统制,恭喜了。”
韩世忠一脸疑惑,问道:“总管,喜从何来?”
王渊解释道:“宫中来旨,官家召你入宫觐见。”
韩世忠愣了下,一脸不解道:“难道王总管向官家举荐了末将,否则,官家怎么召我觐见呢?”
王渊仔细打量韩世忠,见韩世忠神情不似作伪,又想到韩世忠是贫寒出身,没有任何的关系。
奇怪了,皇帝怎么知道韩世忠?
怎么要召见韩世忠?
王渊琢磨不明白,却知道结善缘的道理,微笑道:“韩统制此去东京,可以直接见到官家了,此去定然前程似锦。”
“老夫也没什么送你的,送你们两匹上等的良驹,助你去东京一路顺风。”
韩世忠连忙说道:“多谢王总管,您的恩情,末将永世不忘。”
王渊侧身,有士兵牵来了战马,他摆手道:“传旨的中官已经先一步返回,你们赶紧交接起程。”
“遵命!”
韩世忠抱拳行礼。
王渊转身离开,韩世忠接连几次深呼吸,稳定了自己的情绪后,才转身回到营帐。
他嘴角上翘,神情欣喜,激动道:“玉儿,听到刚才的话了吗?”
“听到了。”
梁红玉笑道:“恭喜夫君,守得云开见月明,这就是你等待多年的机会。只是不知道,谁举荐了夫君?”
韩世忠点头道:“不管是谁举荐的,到了东京城,仔细打听,总会知晓恩公的情况。”
“我见到官家,也会痛陈厉害,阐述抗金的重要性,务必让官家不再求和。”
梁红玉皱眉道:“这可能会触怒官家。”
韩世忠沉默片刻,掷地有声道:“纵然触怒官家,我也无悔。”
“通过割让大宋的土地,以及赔偿岁币的手段换来太平,始终靠不住。”
“金人想南下就南下,想撕破脸就撕破脸。”
“我们太被动!”
韩世忠眼神明亮,掷地有声道:“就算触怒官家,我也没什么好惧怕的。道之所在,虽千万人吾往矣。”
梁红玉嫣然一笑,点头道:“妾身支持夫君。”
夫妻达成统一的意见,交接了军队,带上行李就离开真定府,以最快的速度往东京赶去。
三月的东京不热不冷。
太庙中,乌泱泱的大宋宗亲,跪着向太庙中的先祖叩头,祈求庇佑。
“太祖皇帝,您老人家一条盘龙棍扫天下。现在金人肆虐,辱我大宋,裂我疆土,请太祖皇帝庇佑。”
“太宗啊,您在高粱河乘坐驴车,尚且能杀出重围。不孝儿孙抵御金国艰难,请祖宗庇佑。”
“真宗皇帝,您以一己之力封禅泰山。现今国祚不稳,求老祖庇佑。”
大宋宗亲们呜咽哭泣,神情悲恸。
赵桓跪在最前面,抬头看着一个个赵家老祖宗的神主牌位,听着大宋王爷们的哭泣,心中却是冷笑。
满朝王爷,日哭夜哭,能哭灭金国吗?
金国的大军肆虐,不想着整军备战,不去安抚百姓,反而祈求祖宗庇佑,不顾苍生求鬼神,何其讽刺?
一群虫豸!
前世的赵桓,是华夏某特种大队的指挥官,南下边境执行任务。一觉醒来,竟然成了大宋的末代皇帝赵桓。
赵桓是谁?
北宋的背锅侠兼亡国之君。
金国灭辽后南下,直扑东京城来了,干啥都行唯独当皇帝不行的宋徽宗赵佶慌了,火速禅位给赵桓。
一月上旬,金军在完颜宗望的率领下,一路南下东京发起进攻。
靠着李纲的准备,以及金国自身的准备不足,大宋取得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的胜利。
金国的大军暂时退走,原主没有去整军备战,反而一心想着求和,更是纵容心腹排挤主战派的李纲,自身也放纵享乐。
一场酒宴后,就有了赵桓的穿越。
今天一大早,又被簇拥着来太庙祭拜祖宗,祈求祖宗庇佑。
赵桓叩首行礼后起身离开,王爷们也哭哭啼啼的起身,惶惶不安的跟着赵桓出了太庙。
忽然,赵桓停下。
所有人也随之停下,一双双目光落在赵桓的身上。
赵桓目光掠过所有人,沉声道:“金国暂时撤军了,可是谁都清楚,金国不会罢休,还要再度南下的。”
“宋金大战,不可避免。”
“朕今天借着祭告祖宗的机会,再次向你们重申。”
“朕和金国交战,只有两种结果。”
“一种是彻底击败来犯之敌,守住大宋的江山社稷;另一种是被金国歼灭,身死疆场。”
“如果朕失败了,就用大宋的龙旗为朕裹尸。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,纵然是燹骨成丘,溢血成河,朕也绝不屈服。”
“尔等谨记!”
一番话说完,赵桓大步离开,留下一片惊愕的大宋宗亲。
许多人看赵桓的背影,有些陌生。
这是官家吗?
官家除了安排太上皇身边的人凌厉果决,其他都软弱迟疑,对金国更是怕到了骨子里面,如今竟然又要主战。
是太阳打西边出来,还是神经性的抽风呢?
皇帝时而主战,时而主和,宗室们也早已习惯,都没觉得赵桓的话有什么,说不定转眼就又要求和。
赵桓没管后方的议论,之所以说这番话,是借助这个机会吹个风,让宗亲知道他的态度。
赵桓走出太庙,乘坐马车一路回宫,眼中却闪烁着浓浓的战意。
原主那个傻叉,在金军退走后没有整军备战,一心想着赔款让金国不再南下。
金国却铁了心要灭宋。
五个月后,金国的大军再度南下,十一月破城,俘虏了赵桓和赵佶,连带着嫔妃公主都被打包带走。
所有的女眷沦为金人玩物。
抵达金国,所有人被要求赤着上半身,披着羊皮四肢跪地,被牵着去金国太庙觐见,肉袒牵羊,极尽屈辱。
事后金国的人,还对大宋女眷进行‘赐浴’。
皇后朱琏选择了自尽。
北宋的大好河山沦为一片焦土,神州陆沉,无数百姓沦为牛羊,凄惨无比。
“我…朕绝不为奴!”
赵桓默默说了声。
来了这个时代,倾尽黄河之水,也绝不认怂,要报仇雪恨。
马车回宫,赵桓在垂拱殿休息,思考着应对金国的策略。
李纲!宗泽!
以及还没有崭露头角的韩世忠、岳飞和杨再兴等,都是他需要的人才,要把这些人提前用起来,早早用到战场上去磨砺,未来才能反攻金国。
恰在此时,太监黄经走了进来,行礼道:“官家,郭京在宫外求见。”
赵桓一听郭京的名字,眼中掠过森冷杀意。
郭京是禁军中的一名老兵,兵部尚书孙傅说郭京身怀道教法术,能在万军中斩将夺旗。
原主对此深信不疑。
历史上金人的大军杀来,郭京跳大神施法,出城作战的军队被金军鼓噪一番就崩溃,金军抓住机会一鼓作气攻破城池,导致东京城落陷。
一国的帝都,有坚固的城墙,有无数的守城器械,还有抗击金国的军民百姓,却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被攻破。
简直是讽刺无比。
乱世出妖孽。
赵佶和原主是,这些小人物也一样是。
赵桓眼中杀意湛然,朝黄经吩咐了几句,就让人去通知郭京觐见。
不一会儿,郭京穿着道袍,头戴莲花冠,一派道家高人的姿态走了进来,全然不见昔日的老兵怂样。
“官家。”
郭京一抖拂尘行礼。
赵桓微眯着眼睛,问道:“道长入宫,所谓何事?”
郭京眼中掠过一抹贪欲,却是一本正经道:“启禀官家,贫道施展的‘六甲法’材料特殊,消耗巨大。”
“目前的钱已经用完,请官家再度拨款。”
“贫道做这些,绝不是贪图什么钱财,只是一腔报国之心,希望为官家打造出一支真正的精锐。”
“下次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再来,定可以诛杀二贼,震慑金国蛮夷。”
赵桓没有接话,反问道:“你身怀道家法术,是否金刚不坏、百毒不侵呢?”
郭京昂着头,理直气壮说道:“贫道修道多年,早就已经金刚不坏,百毒不侵。”
赵桓赞叹道:“真是得道高士啊!”
郭京心中更是欢喜。
皇帝这样的人最好骗了,皇帝的钱更好骗。
郭京催促道:“官家,贫道要绘制特殊的符箓,要用到大量的金粉和银粉,请官家调拨五百两黄金、三千两白银。有了这些钱,定能打造出一支无敌之师。”
“好说,好说!”
赵桓说道:“道长辛苦了。”
“来人,拿一杯酒来,朕要犒劳郭道长。”
黄经捧着一个金色酒杯走过去,微笑道:“郭道长,请!”
郭京神色得意,豪迈的接过了金杯,一饮而尽道:“多谢官家赐酒,贫道定会竭尽全力,不负厚望。”
赵桓身体微微前倾,问道:“道长可知一句话?”
郭京问道:“什么话?”
赵桓微笑道:“金杯共汝饮,白刃不相饶!”
郭京一脸疑惑,忽然觉得小腹剧痛,嘴角更有鲜血不受控制的溢出。他双腿一软,一屁股瘫坐在地上,震惊道:“官家,你这是......”
赵桓说道:“你既然金刚不坏、百毒不侵,朕让人用了一点点毒试试。唉,你怎么就撑不住了呢?”
“我,我......”
郭京无比的惶恐。
一阵阵剧烈的疼痛,让郭京眼前恍恍惚惚,周遭都天旋地转起来。
他忍着痛,急切道:“官家,贫道还没施法,才会中毒。快给我解药,给我解药,我不想死。”
赵桓起身走到郭京的面前。
居高临下的俯瞰着,眼中仿佛映照出郭京施法后,金国大军攻破东京城的一幕。
滔天的怒火,在心底深处升腾而起,赵桓一脚抬起,狠狠踹在了郭京的肋下。
砰!!
郭京飞了出去,身体撞在门框上又落下,口中不断的呕血。
他的视线渐渐模糊,只看到赵桓模模糊糊的走过来,冰冷的声音随之响起:“拖下去,剁碎了喂狗!”
郭京脑中仿佛雷霆炸响,瞪大眸子盯着赵桓,瞬间气息断绝。
最新评论